导航更多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主题演讲:“人工智能+ "赋能科技教育文化资本融合驱动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海霞 +关注 2025-05-21 3
分享

(央链直播撰稿)2025 年 5 月 14 日,第二届科技教育文化资本融合驱动实体产业发展论坛(简称西湖产融驱动会)在杭州浙江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科技部原副部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吴忠泽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人工智能 +” 赋能科技教育文化资本融合驱动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强调人工智能与多领域深度融合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作用。

第二届 “科技教育文化资本融合驱动实体产业发展论坛” 由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全程指导,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发起主办,联通在线广州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中算红链(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全程承办;大会围绕区块链确权、生成式 AI 创作等前沿技术,探讨深化技术赋能教育文化与实体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响应国家实体可信资产数据化政策,破解文化科技轻资产融资难题,依托浙江数字化先发优势与 “一带一路” 枢纽定位,输出 “链上诗路” 模式,推动 “中算红链” 等实体商贸经济全球化发展,旨在构建 “技术研发 - 产业转化 - 资本驱动 - 教育支撑” 的全链条融合生态,为国家科技教育文化资本融合驱动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技术融合: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

吴忠泽副部长指出,在元宇宙、AI 等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科技、教育、文化、资本的协同融合已成为实体产业创新的核心引擎。他特别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战略价值:

  • 生成式 AI:通过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推动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流程和营销服务的智能化升级。例如,AI 辅助农业育种可优化基因组合,提升效率;AI 质检技术在南宁李宁中心运动鞋生产车间的应用,使产品缺陷识别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

  • 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可信底层基础设施,区块链在数据共享、供应链溯源、数字贸易等领域的应用,可破解文化科技轻资产融资难题。例如,“链上诗路” 模式通过区块链确权,推动文化 IP 与实体产业融合,打造沉浸式文旅场景。

  • 元宇宙与 AI 协同:通过数字孪生、XR 技术等构建虚实融合的产业生态。如慈城古县城景区利用 5G-A、XR 技术和厘米级定位算法,打造数智文旅创新中心,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古城文化。


实体可信资产数据化:合规与效率并重

针对实体可信资产数据化(RWA)的应用探索,吴忠泽副部长提出需坚持 “合规与有效” 原则,避免过度依赖传统金融模式。他强调,AI 与区块链的结合可提升资产通证化的透明度与安全性,例如通过 AI 辅助合约审计工具和高性能区块链架构,解决大规模资产发行的效率与风控难题。

在浙江数字化先发优势与 “一带一路” 枢纽定位下,“中算红链” 等项目通过数字身份、商城空间实现实体商贸经济的全球化传播,为实体产业升级提供实践样本。吴忠泽呼吁,需构建 “技术研发 - 产业转化 - 资本驱动 - 教育支撑” 的全链条生态,推动 RWA 模式在文旅、算力、文化 IP 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政策与实践:驱动高质量发展


吴忠泽副部长结合国家 “人工智能 +” 行动与 “十四五” 规划,提出三点建议:

  1. 强化产学研协同: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加速技术转化。例如,千年舟集团与中国林科院、广东微生物研究所等机构合作,推动板材性能与健康家居技术突破。

  2. 优化资本对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AI 与实体融合领域,支持企业通过 RWA 模式降低融资成本。如成都星辰数创在新能源领域的 RWA 实践,将融资周期缩短 50%。

  3. 培育复合型人才:针对 RWA 行业需求,重点培养技术、合规与产业融合的跨领域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未来展望:从技术赋能到价值创造


吴忠泽副部长强调,2025 年是 AI 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年。随着 AI Agent、多模态模型等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将从辅助工具转向价值创造核心。例如,零犀科技的因果 AI 架构在金融销售场景中实现 “人机融合”,成本低于纯人工且效率更高;洛江天娇妇幼通过 DeepSeek 模型优化生产流程,管理效率提升 40%。

他呼吁各方抓住技术升级风口,深化 “人工智能 +” 在智能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关注数据安全与伦理治理,确保技术普惠与可持续发展。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 “金杏奖” 全国大赛启动仪式、元宇宙产业委委员会议及 “中算红链” 运营中心授牌等活动,为科技教育文化资本融合提供了跨行业协作平台。


0

好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评论:
最新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