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交流 场景案例 工业元宇宙 金融元宇宙 文旅元宇宙 商贸元宇宙 政务元宇宙 城乡元宇宙 教育元宇宙 大健康元宇宙 消费动态
元宇宙启蒙小星星 元宇宙小队长 元宇宙小院士 元宇宙青少年等级考试(1-12级) 元宇宙青少年科普导师(初级) 元宇宙青少年科训导师(中级) 元宇宙青少科创导师(高级)
元宇宙“数据要素”大赛 元宇宙数据要素大赛2024 元宇宙数据要素大赛2025 元宇宙共识大会 元宇宙共创大会 元宇宙共享大会 元宇宙共治大会 元宇宙共赢大会 全球元宇宙大会
5月10日,围绕AI+6G语义新通信、中国-东盟AI主权大模型、算力网络、智能体及再造新汉文化圈等议题,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联合北京邮电大学在京举办全球6G大会先导论坛暨中国-东盟AI+6G语义通信创新共同体筹备会,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会长、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委共同主席倪健中、张平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会长、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委共同主席倪健中首先表示,张平院士是我们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新的会长人选,张平院士为中国自主可控的移动通信技术成为国际主流标准做出了基础性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倪会长指出,现在在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竞争的核心最底层还是文化。尤其是DeepSeek出现后,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机,这就是我们汉字、图码在算法的优势凸显比较明显。从近百年的历史看,曾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我们的汉字当时差点要被废掉,要被拉丁化,一直到了新中国成立,这件事情总算慢慢稳定下来了,汉字成了简化字没废掉。到了计算机时代,又一次出现了汉字生死存亡的时刻,王选这个时候作了重大发明把汉字的命给续了下来。因为互联网它的母语是英语,在互联网上我们汉语一直还是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算法上图码上的优势,我们原来汉字的劣势突然变成了优势。所以我们在6G到来的时候,要提前做一个战略性的规划。这个规划就是以我们的文化优势来体现,与此同时,要把战略格局做大,把文化与科技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把我们的汉文化圈做強做实。我和张院士几年前曾经在黄帝拜祖大典论坛上一起作过演讲,就讲到再造汉文化圈这个问题。汉文化圈的历史版图有几块,一块是我们大陆以简体字为核心包括新加坡的一个与时俱进的汉文化的一个区域。第二个是繁体字,台湾地区及包括全世界各地现在还在用繁体字的区域,再一个就是日语、韩语、马来语、越南语,像这种都是属于汉文化体系。在汉文化体系里面,我们在进行语义解析传播等各种方面都要把它统一协同与科技算法应用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文化与科技的历史性重大创新。
倪会长强调,近期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的召开,也印证了我们多年前的判断。今天我们在数智时代,汉字在人工智能中有极大的文化技术优势,应当把历史文化和未来的发展,整个战略布局要把它结合起来,其实就是人工智能与6G和现代语义通信的融合。如果我们把中国和东盟作为一个核心区来进行6G统一战略规划,结合东盟博览会,抓住AI+6G新通信战略机遇,在南宁打造中国+东盟十国6G数智经济产业共同体,将会加速推动中国与东盟数字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实施。
张平院士在致辞中表示,语义通信是以任务为主体、“先理解后传输”的通信方式。它会对原始信号进行有选择的特征提取、压缩和传输,然后再利用语义层面的信息进行通信。同义性是语义信息的本质特征。基于同义映射,我和团队引入了语义信息的度量——语义熵,并建立了完整的语义信息度量体系。这是对香农信息论的发展与创新。2024年7月发布的全球首个面向6G的智能通信融合外场试验网,首次测通了从北京到西安1200公里的语音语义通信,从工程层面验证了语义通信是支持6G可持续发展的“拐点”技术,使通信技术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核心技术的突破也证明了人工智能可以与通信高效融合,克服了网络知识、模型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张平院士指出,我提出的“智简”就是“智能内生,原生简约”。我们为通信系统设计的“智简”新范式,充分挖掘了语义信息的深层特性,可以实现端到端联合优化,以简约的系统设计,实现通信与智能融合。基于语义通信的6G技术演进,不再需要超多的天线数目、大功率消耗、宽频谱占用,对芯片的工艺尺寸没有过高要求。6G与智能融合后,系统可以实现极大简约,用4G、5G的资源就可以实现6G的需求。
北京邮电大学许晓东教授表示,6G外场试验网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提供了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前期验证环境,降低了6G研究门槛,形成了贯通理论、技术、标准和应用的全产业链创新环境,可促进跨领域合作。目前这一技术已在沉浸式视频传输、智能网联车、无人机网络等场景验证了其优异性能。视觉语义信息传输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中国移动视频彩铃业务,在2024年奥运会及欧洲杯期间实现了示范应用,后续将进一步扩大业务应用范围。
据悉,语义通信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是我国进行“从0到1”原始技术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另辟蹊径的颠覆性创新。倪会长在座谈中表示,张平院士应该被称为现代语义通信之父。
双方一致认为,将于6月在南宁举行全球6G大会先导论坛暨中国+东盟十国Al新通信与6G创新共同体成立仪式,并将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行6G大会。由赵厚麟秘书长、张平院士和倪健中会长担任大会共同主席。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委执行主任委员杜正平,副会长李六兵,副秘书长贺凤成,副秘书长谢安娜,会长助理刘立会,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许文俊,科研院副院长曾雪云,智库中心副主任刘志晗,教授许晓东,教授牛凯,教授蒋胜、教授马楠参加上述会议。
好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文章:65 浏览量:4519
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安全治理成为关键命题。2025年6月10日,“天翼科技咖”沙龙·AI安全治理闭门研讨会在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大厦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信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产业互联网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物联网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汇聚产学研权威专家,深度探讨AI安全治理的最新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表的战略计划深度契合 “链改”(区块链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数字资产产业政策宣言 2.0》核心导向,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对此表示热烈欢迎与高度认可。该计划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不仅锚定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更通过系统性政策设计为链改实践与数字资产合规发展提供了前沿示范场景,有望成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2025年6月29日周日晚上八点,由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委(“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的简称)指导,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委副主任委员兼联席秘书长、物链芯工程技术研究院元宇宙研究所所长叶毓睿创办的“燕园叶话”《元宇宙十大技术》培训班进行到第110期。微信视频号 乐生活与爱IT、央链直播、寇享学术、DOIT、零壹财经、iCloser社交元宇宙、卢米宇宙、察访区块链、web3马甲哥、上海创业导师、盘古智库、氦川科技、大江大湖大黄高、卢山说AI精进、凤岐茶社等媒体直播或转载。客座嘉宾徐亮讲解《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创新》,本期超4938人在线观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4 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6月30日,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召开了建党 104 周年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由秘书长何超主持,各机构党员代表、行业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党的丰功伟绩,畅谈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快讯!庆祝“党的生日”强强合作,布局中国数字金融与RWA新赛道,促进海南社会主义特色自贸港建设,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
6月26日19:00,"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正式举行。发布会上,业内期待已久的小米AI眼镜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VRAR星球也受邀参与发布会,带来了最新消息。
近日,国家数据局首批公告的9家获15部委“数据要素X”大赛全国总决赛的第三方赛事——2025元宇宙AI数据要素“金杏奖”全国大赛正式报名启动!
2025 年 6 月 20 日,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 2025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25〕4 号)相关要求,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北京市拟提名 2025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人选进行公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位列其中,拟获提名。
2025年6月15日周日晚上八点,由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委(“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的简称)指导,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委副主任委员兼联席秘书长、物链芯工程技术研究院元宇宙研究所所长叶毓睿创办的“燕园叶话”《元宇宙十大技术》培训班进行到第109期。微信视频号 乐生活与爱IT、央链直播、寇享学术、DOIT、零壹财经、iCloser社交元宇宙、卢米宇宙、察访区块链、web3马甲哥、上海创业导师、盘古智库、氦川科技、大江大湖大黄高、卢山说AI精进、凤岐茶社等媒体直播或转载。客座嘉宾董慧智讲解《解构智能体经济的要素市场》,本期超2624人在线观看。
2025 年 6 月 20 日,小鹅通万人社群城市大论坛・北京站 “AI + 私域” 主题线下峰会于北京东方茂酒店 1 楼大宴会厅圆满举办。作为小鹅通平台深度合作伙伴,央链直播受邀出席本次大会,现场汇聚各行业代表约 200 人,线上同步直播吸引近千名从业者参与,共同聚焦 AI 技术与私域运营的融合创新。